离退休处
首页工作动态活动安排党员天地健康与养生机构设置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老同志风采
公告栏
当前位置: 首页>>老同志风采>>正文
大国工匠进校园③
2020-11-12 14:50  

图片


小编的话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送的是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发动机装配厂总装工段装配班班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首席技能专家李志强,参加2016年10月24日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湖北省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2017年6月20日在辽宁职业学院举办的“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以及2017年9月16日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的精彩片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匠心筑梦,打造最强中国动力




大国工匠

图片



李志强

李志强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发动机装配厂总装工段装配班班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首席技能专家。2014年被评为全国“最美职工”。2018年,被中央宣传部和退役军人事务部授予“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图片
图片


锁纹连接锁紧的技能展示

图片


图片

采用的是0.8毫米直径的锁丝,将两个螺钉连接在一起。

图片
图片


01

热爱这个行业、热爱航空事业


图片

主持人:在工作之初,模范人物对您的职业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又是怎样的一种驱动力,让您能够对这份事业做得如此执着,爱得如此深沉?

图片

李志强:发动机这个行业,最开始是父亲让我从事的,到最后转变成自己热爱这个行业,一步一步走来,已经有三十年了。

刚进厂时,看到发动机特别困惑,不知从何下手。因为文化底子薄,难度挺大。回家后,就跟父亲说想打退堂鼓。父亲跟我讲,我们单位有一个全国第一代老劳模——马德勇,小学文化,在发动机行业里名声特别大。他创新了很多小的工种,或者小的检查方式,为部队飞机排除故障,解决了很多大难题。父亲给我打了打气,我也以马德勇老劳模为榜样,沿着他的足迹往下走。

我每天跟发动机在一起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都长,虽然它是一项技术,但是干着干着就有感情了,对发动机也产生了特别的热爱,热爱这个行业、热爱航空事业。对待发动机要非常严谨,如果你对它不是很用心,它就会用一些故障来“回报”你,但只要你认真装配,认真摸索它的基础条件和技术标准,你装配出来的发动机就会给你一个优化性能的“回报”。

图片


02

 要想继续往前走,

还得不断地去学习


图片

主持人:您是怎么样做到手工制作做出来的产品比机器做的还要好?

图片

李志强:我是从事装配工作的,现在航空发动机装配行业还没有自动化,完全是手工操作。技术要求太高了,自动化手段完成不了,还得靠人来承担。

图片

要热爱这个行业。自己对这个行业是否热爱,是否愿意去干,只有发自内心地去干,你才能干好。

要按照工艺规程做。咱们所做的产品往大了说关系到国家财产安全,往小了说关系到企业进步与发展。一旦产品出现一丝一毫的问题,企业就可能把这个型号的产品直接给停了。所以,干活时要按照工艺规程,甚至比工艺规程再严的标准来干。我们装配时可以制定内部标准,比如内部标准是10,虽然达到标准比较难,但装出来的发动机质量非常高。

要不断学习。发动机行业技术要求非常高,覆盖面也比较广。我们的底子比较薄,而所处的装备行业要求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装备,还要掌握一些故障分析和原理知识。因此,必须要学,不学就跟不上发动机更新换代的速度。通过业余学习,在发动机装配过程中,以及发动机出现故障时排除疑难杂症的过程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要想继续往前走,还得不断地去学习。

03

琢磨是需要养成的工作习惯


图片

主持人:您从普通岗位变成大师的过程中肯定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在这里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

图片

李志强:我从事航空发动机装配行业至今已有34个年头了,酸甜苦辣哪一点也没缺。说心里话,从事这个职业确实很难,压力也很大。每天睡觉时,白天工作的一举一动、装配的每一个零件都在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一遍两遍甚至三遍四遍的过。一直在想步骤有没有出现一丝一毫的失误,如果觉得哪个地方不可靠,马上就骑车到单位进行复查。因为航空发动机不像汽车发动机,车坏了停在路边修一修,找个救援,而飞机发动机如果坏了,在天上哪个救援能给它救下来?所以压力非常大。

图片

再一个就是好琢磨。从学徒开始,我看到老师傅干活非常轻松,工作质量还高,于是我每天拿个本子逮到谁问谁。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创造了一些比较好的成绩。比如,我们创造了航空发动机装配接力作业。当时我们班组成员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每天晚上都加班到九、十点钟,第二天正常上班。长此以往,员工的精神面貌、精神状态急剧下降,装备质量也跟着往下滑。我看到这种情况后,觉得不能搞冲锋、拼战士,把战士拼没了,阵地也保不住。所以,我就跟公司和厂里提出了接力作业的想法,也是现在普遍说的倒班制。那时装配行业倒班操作世界上是没有的,所以有的领导比较支持,有的领导就说不可能,美国俄罗斯这么先进的国家都没有这种操作,要是能操作人家早就先做好了。当时这话对我打击也挺大的。后来通过两年多的查资料、翻阅大量技术文件,整理出一份接力作业的实际操作报告上报厂里。经过厂里评审后,现场实施效果很好,装配周期提高了50%以上,并且保证了产品质量。

图片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 大连大学离退休人员工作处 © 2017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