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处
首页工作动态活动安排党员天地健康与养生机构设置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老同志风采
公告栏
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与养生>>正文
健康与养生 第208期
2023-06-20 12:44  
   

春季调整身心五个注意事项



1.起居规律 在春天到来之时,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因为这不利于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荫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同时人体皮表疏松,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减弱,所以春天到来之时不要一下子就脱去厚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

2.饮食调养 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饮食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

春季饮食应避免吃油腻生冷之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和新鲜蔬菜。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饮食过量、缺少维生素B是引起春天发困的原因之一。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更旺,损伤脾胃。应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

3.养足精神 人的精神活动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季节更替期间,尤其是冬春之交。有些人对春天

气候的变化无法适应,易引发精神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致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阳春三月是万物始生的季节,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满生机。

4.运动养护  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为一年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病能力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办事效率高。

5.保暖防病 春天到来,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也繁殖迅速,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猩红热、肺炎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棉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

此外,春天百花争艳,花粉随风飞扬,过敏性哮喘患者最容易发病。其预防方法首先是坚持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其次要讲究卫生,消除病虫害以杜绝病源,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开窗户。


   

春季血脂高,调脂正当时



我们都知道血脂的波动与饮食和运动有关,但很少有人知道,在饮食、运动、年龄这些因素之外,季节变化也是影响血脂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人体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冬季最高,夏季最低;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春季最高,秋季最低;综合来看,春季的血脂水平较高。所以,对于高血脂的患者来说,在春季尤其要注意血脂的控制,减少发生心梗、脑梗的风险。


那么哪些是高血脂的危险因素?生活方式哪些需要调节?需要注意些什么?

冠心病与胆固醇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及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加,“三高”问题也逐渐严重,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指南显示,仅血脂异常一项,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同时,血脂异常也不再仅是老年人群的专属疾病,患者群逐渐年轻化,成为30-50岁年龄段人群的“第一杀手”。


血脂异常是人体内脂蛋白的代谢异常,主要包括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我们常说的“高血脂”就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都异常升高。


大量科学研究证据表明,长期的高血脂会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长期会导致血管堵塞),进而引发冠心病、心梗、中风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主任赵水平教授指出,“北京地区高速发展的十五年间,77%的冠心病的增加要归罪于胆固醇升高, 安全、有效的管理血脂至关重要。”


哪些是危险因素?


除了血脂异常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等都是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8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其中最常见的是血脂异常(>50%), 而血糖升高会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及血管壁增厚,导致血管病变, 一旦患者饮食不注意,就容易造成高血脂,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此外,长期吸烟、酗酒也会改变血脂构成,使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增加、血清抗氧化作用减少,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心梗和脑梗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在高血压、高血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降压、降糖,应该综合管理、综合调脂。而对于长期吸烟、酗酒等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则更需要关注血脂指标、适当调脂,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陈红教授指出,综合调脂要从两方面考虑,第一是对患者进行多重因素的综合管理,既要考虑血脂,也要综合患者个体情况,如是否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危险因素;第二则是生活方式的控制和药物的治疗相结合,达到安全、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及死亡风险。


服药吃吃停停,引发心脑突发事件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冯骏教授指出,对一些轻度血脂异常的患者,可采取非药物治疗,如坚持锻炼,减轻体重,调节饮食,但是对大部分血脂异常较严重的患者来说,非药物治疗并不能控制血脂。这时,就一定要采取口服降脂药来进行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寇文镕教授表示:“通过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hina Coronary Secondary Prevention Study, CCSPS)和调脂药物日常临床应用,在对于中、轻度高血脂患者及同时患有高血压或高血糖的患者治疗中,可以选择中等强度的天然调脂药,从而全面综合管理血脂异常,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


冯骏教授提醒,高血脂患者在服用降脂药物时最大的误区就是血脂高就吃药,血脂一旦降下来,就擅自停药,导致服药没有连续性,造成血脂忽高忽低,这样直接影响到血管内皮稳定性降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甚至导致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等急性病变的发生。


尤其是对于安装了心脏支架的患者,如果不坚持定时定量服药,可能会增加冠状动脉血管梗死、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另外,换药也是一个常见问题,部分患者会因价格等因素擅自换药,但不同降脂药,作用机制、有效性、安全性都有所不同。患者要牢记,换药有可能导致血脂波动,如没有明显的不适反应或医嘱,不可擅自更换药物。


降低高血脂,目前只能够靠药物长期维持,降血脂治疗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就应坚持长期用药甚至终身用药。


   

四个饮食毛病得改!


粗粮多 门诊中曾遇到一位不爱吃饭的父亲,就是因为每天早晨吃女儿为他准备的非常稠的燕麦粥而导致厌食。粗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老年人吃一些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排便困难的问题,但是如果吃太多就好像一堆干草堵住了水管,反而会让肠道不畅导致食欲下降。

少蛋白 为了让食物容易消化,很多老年人会选择吃一些软的、不用嚼的东西,吃肉越来越少,即使吃肉也肥多瘦少。可老年人本来是应该多摄入一些蛋白质才对,而优质的蛋白质类食物就那么几种:肉、蛋、奶、大豆制品。

水不够 很多老年人一天喝不了一杯水,作为家属要记得给家里的老人递水,饮食上也要多吃些汤水多的菜肴。不过汤水多了可能会影响食量,那么就要增加餐次了。加餐可以用特医食品,既方便又营养充足,或是自己做一些食材丰富的羹类或奶制品等。

扔蛋黄 很多人吃蛋黄害怕胆固醇高,其实胆固醇高的很大一个原因是自身代谢的问题,而食物对于高胆固醇的影响大约只占到10%,因此如果体检时胆固醇正常,完全没必要扔掉蛋黄;如果发现胆固醇高,也不要完全否定蛋黄,因为蛋黄中除了胆固醇还含很多有益营养素,比如蛋白质、铁、锌、维生素、磷脂等。

   

心脏支架术后能不能剧烈


心脏支架是现在心血管科常做的手术,安装心脏支架后会很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安装心脏支架后,还是不能过多运动,尤其是从事比较剧烈的运动。你想啊,在心脏上面装了一个外来装置,万一使劲一动,它掉下来了怎么办?况且心脏本来就不好,还是不要剧烈运动的好。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面对这样的担心与疑问:一旦放了支架是不是就不能正常运动了,就和正常人不一样了……


答案恰恰相反,心脏支架的首要目的就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运动能力。


心脏支架的目的,让发动机恢复动力


术后到底能不能运动?我分三点来解释这个问题。


第一,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好比是一辆小汽车,心脏就是我们的发动机,而冠状动脉就是发动机上的输油管,输油管一旦阻塞或狭窄了,就是得了冠心病。支架术后不是不能运动,恰恰相反,而是让您的发动机恢复到正常的运动能力。


第二,支架术后剧烈运动是否会导致支架移位或脱落呢?


要化解这个疑问就要讲一讲支架的结构与植入过程。目前冠脉支架基本都是由各种合金制成,直径2.25mm~4mm,长度从13mm~40mm不等,支架的释放基本都由10个大气压以上的压力将其扩张镶嵌到血管壁上,起到支撑冠脉的作用。通俗地讲,就是“镶嵌到肉里了”,所以不会通过剧烈运动导致支架移位或脱落。而通过1个月至1年不等的时间,内皮细胞就会覆盖支架,通俗地讲,“支架就长到肉里了”。这时候支架就好像血管里的骨头一样,再剧烈运动也没法导致其移动或脱落。


第三,支架患者术后能否恢复正常生活,恢复正常工作运动,主要取决于心脏的功能,取决于是否有过大面积心梗。没有心梗病史的支架术后患者,发动机本身没有明确的损坏,当修好输油管以后,是可以正常运动工作的,这也是支架手术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还要说明的是,缺乏运动实际上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支架植入后,心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的同时,建议坚持合理的药物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科学运动。这样做,才会在延长患者寿命的同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收集整理:高凌福

内容审核:孙   明   白红艳


内容来源于网络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 大连大学离退休人员工作处 © 2017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