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处
首页工作动态活动安排党员天地健康与养生机构设置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老同志风采
公告栏
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离退处老教师在学校征文比赛中频频获奖
2017-04-19 00:00  

2016年10月27日,我校纪委在创想宾馆报告厅举办了“大连大学家风家规征文比赛”颁奖仪式。

本次征文比赛以家风、家规、家训为主题,以叙事或随笔方式讲述家庭培育和传承优秀家风的真实故事。征文比赛共收到稿件322篇, 评选出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5篇以及优秀奖20篇。

退休教师邵俊峰获得一等奖,单泽润、苗延亮老师获得二等奖。

校党委书记王志强、党委副书记王文波、纪委书记吴高飞、基层党总支书记及获奖者参加了颁奖仪式。

在校党委组织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征文活动中,全校共收到征文147篇,经专家评审,评出优胜奖10人、优秀奖13人、优秀组织奖3个。

退休教师薛兴宏、蔡振芳获优胜奖,刘英年、王季星老师获优秀奖,离退处党委获优秀组织奖。

离退处党委

2016年11月

附获奖征文

家事里的家风

邵俊峰

儿子在北京念书,工作,买房,每一步都是我这三口之家的大事;一步一个关口,直到帮他成了家,我和老伴返回老巢,才大松了一口气:吾事毕矣!很欣然的心情,很历史的样子。那年我六十二。

有一老同学,年龄比我小,上述的家庭大事却每项都早我几步。我儿子成家时,她女儿已结婚三年,也没小孩儿。老同学说没有更好,省得挨累;有了也不管,挨累不说,还落埋怨;落埋怨不说,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一上手余生就搭进去了;搭进去不说,还有危险——她搜集了不少因给儿女看孩子出事故的网文给我看,如一不小心孩子掉楼下了,让人拐跑了之类,都非常可怕。总之,因此所以,绝不给儿孙做马牛。我虽然对此表示首肯,但将信将疑,只怕她事到临头做不到。果不其然,我孙女还未降生,她女儿先生了,而且是双胞胎。双胞胎的爸爸是安徽人,在德国留的学,之后就入了德籍,孩子自然在德国生,这么一来,老同学两口子就开始了万里奔波:到德国三个月,因签证期满,必须回到中国,由男方的父母接班;回到大连席不暇暖,又该远征了。忙乱到这地步,联系就少了,前几天有一微信来,说现在就是累,他们两口子无论黑白,睡觉都倒班,天天如是。这时候还有必要问她原来说过的话算数吗?我们也是这样子的,不过劳作量少他们二分之一而已。

今年七月在北京,接到老师的电话,约我见面。老师退休后,离开内蒙,移家杭州,这回来京看二女儿和外孙。十年未见,人老了许多;说起故乡的人事,就想起杜甫当年的诗:“访旧半成鬼,惊呼热中肠”,不禁相对唏嘘。但无论如何,与那些相熟的师友比,我的老师绝对称得上有福之人。老师两个女儿,大的在杭州,给父母在杭州买了房子;小的在北京,给父母在北京买了房子。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可见都有出息,又都有孝心。这样的老来得福起码我料想不到。我念大学时,老师也就三十多岁,他是典型的宅男、家庭主厨,再就是比较有名的溺爱女儿的父亲。他的大女儿生得亭亭静静,学习好,爱画画,也极善于和她父亲闹脾气。比如有回老师忙忙乎乎做了一桌饭菜,她竟不吃,熬到半夜时分去敲父母的门,说饿了要吃土豆丝,老师就睡眼惺忪地起床,细细地切,乒啪地炒,急急地端上桌,关切地看着女儿吃。这类可能被人演绎夸张的段子很多,老师不以为意。谁也没想到,这被宠坏了的大女儿高考竟是地区的文科状元,进了北京大学。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四年之后,心仪她的同学她不理,留京的工作她不要,却回到老家那个小城,在她父亲执教的大学任教,而且要和高中时一位同学结婚。那男孩子恋她多年,有漫画才能,只因为偏科啥学校都没考上,其时在一家银行做保安。这种不合时俗的婚姻一时成为母校乃至全城的笑谈。老师夫妇为此着急上火,无奈大女儿一意孤行;最终老师赞助他们成婚,而且每周一次去女儿女婿家打扫卫生,因为这一对连被窝都不叠的小两口,每星期都会把家弄成猪窝。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婚后不久,老师的大女儿襄助夫君开始漫画创作,几年之后,渐趋有名,就辞了保安工作;又过了几年,妻子竟辞去大学教职,和夫君南下杭州,开创“飒漫画”事业去了。几年前我曾打开漫画网站,才知道“飒漫画”已声名远扬,昔日的银行保安已成为大师级人物了。看他的自我介绍,其中“最佩服的人”一栏下,他写的是:老婆。

老师的二女儿性格文静,从小爱猫,在姐姐的吵闹声中,不声不响地长大,竟成了北京一所大学的英语教师。让老师着急的是,这姑娘三十几岁也没个对象,别人介绍了许多她都不在意,自己似乎也不着急。有一天,她在路边捡到一只被人遗弃的垂死的猫,抱着它去一家宠物店做手术;宠物店的老板兼大夫是北京男孩,服膺于她的爱心,把猫治好了两人竟喜结连理。婚后不久,老师的小女儿也辞去教职,襄助她姐姐姐夫的事业,做“飒漫画”中国北方诸省的发行总管。

我想,一个人有福没福,得看晚境,所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因此我羡慕我的老师。他是有爱心的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家事看家风,万千家庭,家风各异,但总万归一,都不能离开爱。有爱的家庭多了,关键是得从爱生发出善良来;有这个善根,即便溺爱也无妨。再高一层,大概就是:根正了,就放小儿女们去自由生长。这条很难。善良的爱,自由的生长,合二而一,即是培育好家风的良方,也是为人父母的积福之道。

家风是细雨清风

单泽润

现下人们谈论起家风家规来,都要说上一堆大道理。什么宏扬中华文化了,什么继承优良传统了,等等。这些对不对?当然是对的。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去真正地实践,认真地去落实呢?

倘若遇到了困难,甚至是很难克服的艰难困苦,那又该怎么对待呢?到了这个时候,那就得看你是不是真正理解,到底什么是良好的家风、家规了?

有句话说:“说一千遍,不如做真事一件。”我以为此话极是。

我有一位朋友,出身农村。父母全都没有多少文化。要是让他们讲述什么大的道理,那恐怕是难为了他们。可就在全家仅有几亩地的情况下,他们辛辛苦苦地供养了三个大学生。一个是机械工程师,在大连造船厂做军方的驻厂代表;一个是中心医院的外科主治医师;我熟悉的这位女士是学音乐的,一直从事着杂技艺术的教学工作。

在这位女士身上发生的故事,能让我们深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家风家规。

她就学于辽宁省艺术师范学校。毕业后,到一所小学教授音乐。课外还辅导学生的铜管乐队。小学生们的演出竟然被请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后来,她被调入艺术院校教音乐。

她的爱人是同校的老师。他们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原本和和美美的家庭,在日后的许多年里,发生了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于是,在他们的儿女都大了,走向社会独当一面的时候,他们协议离了婚。

以后,当然是相安无事。两个人也都没有考虑所谓“再婚”的事情。女儿和儿子是两个人之间的“黏着剂”。不时地有吃个饭、聚一聚这样的事情发生。

天有不测风云。六年前,朋友的丈夫在体检时,发现颈部有不明包块。经多方检测,最后诊断是癌变;而且很快地扩散到了身体的其它部位。当知道了详细的病情以后,他决定放弃治疗,不再浪费无谓的金钱和时间。于是,他回到了自己的居住地静养;等待着人世间,谁也不可能逃过的那一天……

当我的朋友从儿女们那里知道详情以后,征求了孩子们的意见,他们一起做出了一个共同的决定:把病人接回家,由原先的“家人” 来共同承担护理的任务。大家商定,24小时都会有人在病人的身边,料理他的饮食、治疗等等事宜。

在此之前,我并不了解她家的具体情况。原先以为,她家一定是书香门第,有着良好的家规家风。父母能讲出一大堆“书香传万世,耕读续家风”的道理来;可是,当这件事情出现后,她却对我说:“父母从小就告诉我们,‘善良不会吃亏,

吃亏就是福气’的话。还说,遇事要礼让三分,凡事要站在人家的立场想一想,然后再做事。所以,遇到了这件事,我们没有考虑到别的什么。似乎一切都那么自然。”

老人的话语多么简单、朴实。也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话语,教导了朋友一家人,凡事为别人着想。这才有了本文前面说的这个感人的故事。六年后,朋友的爱人离世,安享地、有尊严地离开了他眷恋的人世间。应该说,他没有一丝遗憾。

于是,我们可以说,家风、家规不仅是理论、条文;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做,如何去实践?家风、家规是和风细雨,愿天下人都会在美好的家风和家规中,感受到温暖和惬意……

最美志愿家庭

苗延亮,彩虹社区志愿者,家住彩霞园12-3-403号楼,

工作单位:大连大学教学督导室,副教授,2014年6月退休。多年来他为彩虹社区义务讲课330余场,深受社区中老年人、外来妇女儿童和社区中小学生的喜爱,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好老师。

苗延亮老师1971年参加工作,从事教学工作43年,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讲坛,他思维敏捷,善动脑筋,博览群书,多才多艺,7年的社区讲坛留下了他难以计数的妙语连珠的语言,他生动形象、贴近百姓生活的社区教育,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无穷的知识和力量,如今的彩虹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向上,社区和谐稳定,安全社区创建的成功,与社区居民长期受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是这样一位深受居民喜爱,义务奉献居民的好老师,谁又会知道在1984年腊月一天夜里,苗延亮老师全家不幸煤气中毒,3岁幼子夭折,他和妻子被抢救过来,但他由于跌落在水泥地上,导致苗老师的下半身瘫痪,但是他没有倒下,恢复后依然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后更是拖着病腿,带着笑容,装满知识,在多少个寒暑假里、在无数个春夏秋冬、在我们无法用数据统计的特殊日子、节假日里,带着一份教师神圣的育人职责,带着一份对社区居民的深情厚爱,走进社区,走进孤老、走进汶川地震在连打工遇难家属川妹家中,送去人类最最需要的心理慰藉。讲坛上,他煽情的演讲授课,感染了多少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台下的家庭心理疏导,又挽救了多少心理创伤、抑郁、孤独的病人。家住彩霞园6号的牟秀英失去独子,在经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后身心受到巨大的打击,精神极度抑郁,几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在苗老师专业的心里抚慰和开导下,让牟秀英渐渐走出阴霾,融入到社区生活,甚至成为社区活动中心活跃的积极分子。当我们看到受过苗老师辅导、教育的居民健康生活的时候,“大爱无疆”,这个词的分量是如此的沉甸甸。

在苗延亮老师的家庭中,不仅仅只有苗老师是这样无私义务的奉献着,还有苗老师的妻子张振芹,张振芹曾是大连铁路分局的一名后勤人员,生活中她默默地支持着丈夫喜爱的事业,舍弃丧子的伤痛,承担着教育女儿的责任。工作中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她是单位里的“张大姐”,有一副热心肠。后勤工作繁琐、艰辛、易受气,又不大容易出人头地,是许多人不愿意干的工作,但在张振芹的眼里,后勤岗位不仅能充分发挥她“好事”的特长,最重要的是,她觉得能为同事们做点事是一种缘分,她愿意为大家服务。工作中的“张大姐”退休后更是邻里间知心的“张大嫂”,张振芹是彩虹社区的楼长,和她的丈夫一样,张振芹经常活跃在社区的大小活动当中,她将从丈夫身上学来的心理学知识和邻里矛盾化解技巧充分的运用到生活上,为不少居民解决了家庭矛盾,例如,家住彩霞园24号的赵双喜,赵双喜与妻子经常因为琐事发生家庭矛盾,半夜里夫妻俩经常吵闹影响周围邻居休息,邻居经常找楼长张振芹诉苦,得知赵双喜家的情况后,张振芹多次找到赵双喜夫妻俩谈心,耐心的疏导夫妻俩的情绪,化解他们的隔阂。经过张振芹的调解夫妻俩的矛盾逐渐缓和,感情也有所好转。

平日里张振芹夫妻俩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他们结婚三十多年来,家里总是充满着和谐的气氛,尽管生活也给予他们挫折,但是夫妻俩依然有着坚定的信念、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行,是街坊邻里羡慕和赞扬的和谐善良的一家人。“学会理解和包容,要懂得感恩,想想自己,想想别人,每一个人都不容易。”这是她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她能够用那颗热爱家庭、关爱他人、健康向上的善良之心,真诚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使这个家庭成为人们羡慕的和谐家庭。

身为女儿的苗慧,在父母的熏陶和感染下,也时常运用自己的工作平台来帮助他人,作为一名婚庆策划人员,苗慧曾为经济困难的婚礼新人,免费做策划、主持婚宴,为了让婚礼具有一定的意义,苗慧总是带着负责任的态度与新人沟通交流,听他们的爱情故事,反复的和新人进行探讨,以达到婚礼的最佳效果。工作中苗慧是个善良充满爱心的策划人,生活中苗慧是个孝顺父母的好女儿,虽然苗慧已为人妻,不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是还是惦记着父亲那双不好的腿脚,因为听说泡温泉对活血有好处,苗慧就时常回家带着父母亲出去游玩,逛逛公园、泡泡温泉。苗慧说“我爸这双腿一辈子奉献给了讲台,奉献给了他热爱的事业。不管温泉对我爸的腿有没有好处,能和父母一出来玩玩乐乐,让老人家享受享受,总归是没有什么不好的。”

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苗慧的丈夫林王是个开餐馆的个体户,早在多年前看到过关于一些商铺、店家为环卫工人免费送爱心早餐、免费打热水之类的报导,于是林王从2014年起,每逢过年期间都会在自己的小餐馆里开设为环卫工人免费送粥的“歇脚区”,目的是为了让还在为城市清洁做贡献的环卫工人们,能在节日中吃上一口热乎乎的粥。能让环卫工人们感到欣慰,他觉得这事儿值!

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家庭,他们将奉献与爱心同行,他们让行动与喜悦相伴。“有爱就有希望。”这是苗延亮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已成为这个家庭的标签,用爱心与双手共筑和谐友爱,让爱无限传递,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并在各种志愿活动中收获快乐。也正是这样的大爱和正能量,使得这个家庭中的每个人都紧密相连,相亲相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赞美和羡慕的最美家庭。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 大连大学离退休人员工作处 © 2017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